当前位置:首页 > 书库 >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十八篇精读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十八篇精读

来源:悠书阁    

小说简介: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十八篇精读》每一篇精读分四部分内容:一是精彩段落,使广大读者能够通过阅读原著,把握原著的精神实质,目睹原著的博大精深,领略原著的逻辑魅力;二是写作背景,帮助广大读者了解原著的写作背景,知道原著的写作原因,掌握原著的理论价值;三是主要内容,帮助广大读者分析原著的逻辑结构,把握原著的重要观点,读懂原著的基本内容;四是当代启示,帮助广大读者学会用原著的观点来分析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用原著的方法来解决当代中国社会改革开放过程中所遇到的新问题,目的是提高广大读者的哲学素养,增强广大读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本领。

在线阅读

精彩章节试读

07 第七章 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精读 (何建华,撰写) 精彩段落 我们现在谈的完全不是唯物主义的这种或那种说法,而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哲学上两条基本路线的区别。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呢,还是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恩格斯坚持第一条路线,即唯物主义的路线。马赫坚持第二条路线,即唯心主义的路线。 《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页。 物质作用于我们的感官而引起感觉。感觉依赖于大脑、神经、视网膜等等,也就是说,依赖于按一定方式组成的物质。物质的存在不依赖于感觉。物质是第一性的。感觉、思想、意识是按特殊方式组成的物质的高级产物。这就是一般唯物主义的观点,特别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 《列宁选集》第2卷,第51页。 既然这样,那么由此就可以得出三个重要的认识论的结论: (1)物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在我们之外存在着的。…… (2)在现象和自在之物之间决没有而且也不可能有任何原则的差别。差别仅仅存在于已经认识的东西和尚未认识的东西之间。…… (3)在认识论上和在科学的其他一切领域中一样,我们应该辩证地思考,也就是说,不要以为我们的认识是一成不变的,而要去分析怎样从不知到知,怎样从不完全的不确切的知到比较完全比较确切的知。 《列宁选集》第2卷,第77页。 对象、物、物体是在我们之外、不依赖于我们而存在着的,我们的感觉是外部世界的映象。这个结论是由一切人在生动的人类实践中作出来的,唯物主义自觉地把这个结论作为自己认识论的基础。 《列宁选集》第2卷,第78页。 唯物主义者认为世界比它的显现更丰富、更生动、更多样化,因为科学每向前发展一步,就会发现它的新的方面。 《列宁选集》第2卷,第88页。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选集》第2卷,第89页。 当一个唯物主义者,就要承认感官给我们揭示的客观真理。承认客观的即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真理,也就是这样或那样地承认绝对真理。 《列宁选集》第2卷,第92页。 在辩证唯物主义看来,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从现代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我们的知识向客观的、绝对的真理接近的界限是受历史条件制约的,但是这个真理的存在是无条件的,我们向这个真理的接近也是无条件的。 《列宁选集》第2卷,第95—96页。 辩证法,正如黑格尔早已说明的那样,包含着相对主义、否定、怀疑论的因素,可是它并不归结为相对主义。 《列宁选集》第2卷,第97页。 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这种观点必然会导致唯物主义,而把教授的经院哲学的无数臆说一脚踢开。当然,在这里不要忘记:实践标准实质上决不能完全地证实或驳倒人类的任何表象。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让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 《列宁选集》第2卷,第103页。 沿着马克思的理论的道路前进,我们将愈来愈接近客观真理(但决不会穷尽它);而沿着任何其他的道路前进,除了混乱和谬误之外,我们什么也得不到。 《列宁选集》第2卷,第103—104页。 当然,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在这里,仅仅在承认什么是第一性的和什么是第二性的这个认识论的基本问题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这种对立无疑是相对的。 《列宁选集》第2卷,第108—109页。 空间和时间也不是现象的简单形式,而是存在的客观实在形式。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没有,而运动着的物质只能在空间和时间中运动。人类的时空观念是相对的,但绝对真理是由这些相对的观念构成的;这些相对的观念在发展中走向绝对真理,接近绝对真理。正如关于物质的构造和运动形式的科学知识的可变性并没有推翻外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一样,人类的时空观念的可变性也没有推翻空间和时间的客观实在性。 《列宁选集》第2卷,第137页。 辩证唯物主义坚持认为,日益发展的人类科学在认识自然界上的这一切里程碑都具有暂时的、相对的、近似的性质。电子和原子一样,也是不可穷尽的,自然界是无限的,而且它无限地存在着。正是绝对地无条件地承认自然界存在于人的意识和感觉之外这一点,才把辩证唯物主义同相对主义的不可知论和唯心主义区别开来。 《列宁选集》第2卷,第193—194页。 在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中,即使有70个马克思也不能够把握住所有这些错综复杂的变化的总和;至多是发现这些变化的规律,在主要的基本的方面指出这些变化及其历史发展的客观的逻辑。所谓客观的,并不是指有意识的生物的社会能够不依赖于有意识的生物的存在而存在和发展,而是指社会存在不依赖于人们的社会意识。……人类的最高任务,就是从一般的和基本的特征上把握经济演进的这个客观逻辑,以便使自己的社会意识以及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阶级的意识尽可能清楚地、明确地、批判地与它相适应。 《列宁选集》第2卷,第220—221页。 一般唯物主义认为客观真实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感觉、经验等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不依赖于人类的社会意识。在这两种场合下,意识都不过是存在的反映,至多也只是存在的近似正确的反映。在这个由一整块钢铸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决不可去掉任何一个基本前提、任何一个重要部分,不然就会离开客观真理,就会落入资产阶级反动谬论的怀抱。 《列宁选集》第2卷,第221—222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学说是从费尔巴哈那里产生出来的,是在与庸才们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自然他们所特别注意的是修盖好唯物主义哲学的上层,也就是说,他们所特别注意的不是唯物主义认识论,而是唯物主义历史观。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著作中特别强调的是辩证唯物主义,而不是辩证唯物主义,特别坚持的是历史唯物主义,而不是历史唯物主义。 《列宁选集》第2卷,第225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哲学上自始至终都是有党性的,他们善于发现一切“最新”流派对唯物主义的背弃,对唯心主义和信仰主义的纵容。 《列宁选集》第2卷,第231页。 在经验批判主义认识论的烦琐语句后面,不能不看到哲学上的**斗争,这种斗争归根到底表现着现代社会中敌对阶级的倾向和思想体系。 《列宁选集》第2卷,第240页。 一、写作背景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是列宁的一本重要的哲学著作。它写于1908年2月到10月,次年5月在莫斯科出版。在1905年俄国革命之后,列宁之所以特别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集中精力撰写《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有着深刻的国际和国内背景。 就当时的国际局势看。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进入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在社会zhengzhi和经济生活中,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除了继续推行暴力镇压等强制性措施外,也实行了某些让步和改良政策。这些策略上的改变,引起了工人运动内部的思想混乱,以伯恩斯坦为代表的第二国际修正主义提出要放弃zhengzhi斗争,集中精力开展经济斗争。 与此同时,在思想文化领域,自然科学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经典力学等传统自然科学理论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开始遭遇严峻的挑战。以马赫等人为代表的欧洲新一代实证主义,即马赫主义或经验批判主义,利用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重点转向哲学认识论问题的研究,力求创立一种自然科学的“最新哲学”。他们继承并进一步发挥了贝克莱和休谟的唯心主义经验论和不可知论,主张要以科学的批判态度理解和处置“经验”,把毫无客观内容的“纯粹经验”或感觉作为自己哲学的基础;他们标榜自己的理论是超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上的“中立哲学”,而传统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些所谓的“形而上学”,应该加以拒斥或摒弃。这一思潮影响了第二国际的一些领导人,他们提出要用马赫主义来填补马克思主义在认识论方面的空缺,修正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运动的理论基础。 就当时的俄国国内局势看。在zhengzhi上,1905年俄国革命失败后,俄国进入了斯托雷平反动时期,沙皇政府开始残酷镇压革命者和广大人民群众,整个社会陷入“白色恐怖”之中。在思想文化战线,统治阶级千方百计利用宗教迷信和唯心主义麻痹人民的革命斗志,在全社会掀起了一股批判、谴责马克思主义和“寻神”的思潮。适应这种zhengzhi和思想斗争的需要,马赫主义开始在俄国流行起来。社会上的斗争也不可避免地反映到工人运动内部,造成了相当程度的思想混乱和信仰动摇。1905年革命失败后,工人运动中出现了右倾的“取消派”和左倾的“召回派”等机会主义思潮,它们在哲学上的共同点是利用当时流行的马赫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修正”和“补充”。例如,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常务局委员波格丹诺夫自称是马克思主义者,但却深受马赫主义影响。自1903年到1908年,他出版了三卷本的《经验一元论》,极力宣扬马赫主义,吹捧马赫主义是“现代认识论”,是“20世纪的自然科学哲学”,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唯物主义已经“被驳倒”,应该用马赫主义“补充”并取而代之。特别是在1908年,俄国马赫主义者出版了《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概论》《唯物主义和批判实在论》《从现代认识论来看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体系》4本著作。这些书的作者虽然分属不同的zhengzhi派别,但在“改善”马克思主义哲学、宣扬马赫主义这一点上结成了统一战线。 以上情况表明,一方面,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上存在着马克思主义同现代西方哲学特别是马赫主义的尖锐对立;另一方面,在1905年革命失败后,俄国思想战线上的严峻形势已经把哲学斗争提到了首位。正如列宁所说:“在俄国,在革命以前,特别突出的是马克思的经济学说在我国实际中的运用;在革命时期,是马克思主义的zhengzhi;在革命以后,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1]正是从国际国内zhengzhi、思想斗争的全局出发,为了系统总结俄国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和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深入批判资产阶级哲学和党内修正主义,澄清理论是非,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全党,列宁用8个月的时间撰写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此书的出版,使广大党员得到了一次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教育,为十月革命作了理论准备。 二、主要内容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由两个序言、代绪论、六章正文以及一个简短的结论组成。作为一部论战性著作,列宁主要是在批判的基础上展开自己的逻辑论述。主要内容包括: (一)关于两条哲学基本路线和哲学党性原则的理论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马赫为代表的欧洲第二代实证主义,即马赫主义或经验批判主义,利用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把重点转向了哲学认识论问题的研究。他们提出,哲学研究应摒弃关于世界本原的“形而上学”空谈,超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二元对立。为了揭示他们的唯心主义实质,列宁集中剖析了马赫的“要素论”“感觉论”以及阿芬那留斯的“原则同格论”,认为在认识论领域同样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哲学基本路线,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始终坚持哲学的党性原则。 1.关于两条根本对立的哲学认识路线 在认识类认识史上,马赫较早地对“感觉”或“经验”问题进行了研究,撰写了《感觉的分析》等著作,对哲学、心理学、生理学等学科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但是,通过分析列宁发现,马赫始终坚持一个基本观点,就是认为“物”是“感觉的复合”,“世界仅仅由我们的感觉构成”;另一位马赫主义的创始人阿芬那留斯也坚称感觉是“被设想的存在”。他们的观点与唯物主义认为的物质是认识的对象和出发点的观点形成了尖锐的对立。这表明,在认识论上同样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哲学基本路线,“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呢,还是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恩格斯坚持第一条路线,即唯物主义的路线。马赫坚持第二条路线,即唯心主义的路线。”马赫主义企图回避本体论而只谈认识论问题,认为这样就可以超越“唯物”“唯心”,但最终仍然陷入了唯心主义。 2.关于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和感觉论 为了彻底坚持马恩所倡导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列宁进一步展开了对物质概念和感觉理论的哲学反思。 关于物质的问题,列宁认为,在全部哲学史上,物质一直是全部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石,也是唯心主义者集中攻击的对象。但是旧唯物主义把物质概念建立在古代原子论的基础之上,把它归结为某种原始的实体,就是原子。随着电子等物理学新成果的发现,这种物质观遭遇到了严峻的挑战。马赫主义就认为,“物质消失了”,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破产了。针对这种论调,列宁分析指出,电子的发现,标志着人们的认识深化了,人们关于物质构造、物质特性的旧理论被突破了,但并没有否认物质的本质,就是客观实在性。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应该善于总结自然科学的新成果,从哲学角度对物质范畴做出新的概括和阐述。他写道:“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的这一定义,概括了世界上一切事物共同的特点和本质,就是客观实在性,并认为它是可以被人类所认识和把握的,这就同一切唯心主义、不可知论和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 关于感觉的问题,列宁认为,马赫等人的分析有许多可资借鉴的成果,但是对于感觉的产生、本质等关键问题,他们的论述是站不住脚的。列宁指出,从感觉的产生看,“感觉只和物质的高级形式(有机物质)有联系”,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是物质的低级形态中类似感觉的属性长期发展的结果;从感觉的本质看,“感觉是运动着的物质的一种特性”,是物质同感觉器官和人脑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对外部世界的反映;从感觉的地位和作用看,“感觉的确是意识和外部世界的直接联系,是外部刺激力向意识事实的转化”,[2]是认识的起点,在认识中发挥着极其重大的作用。当然,列宁也清醒地认识到,在感觉的问题上,还有许多问题没有搞清楚。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应善于总结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不断推进对感觉等问题的认识。 3.关于哲学的党性原则 列宁分析指出,在人类哲学发展史中,之所以始终存在两条根本对立的基本路线,归根到底是因为哲学反映了实际生活中截然对立的阶级利益和**利益。就此而言,任何哲学都有其党性,只不过有的公然承认其立场,有的想方设法掩饰其倾向。列宁进一步指出,所谓哲学的党性原则,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哲学的派别性。任何哲学在本质上不是唯物主义就是唯心主义,不存在所谓超越唯物唯心的中立哲学。哲学的**斗争,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条基本路线、两个基本派别的斗争。二是指哲学的阶级性。在阶级社会里,任何哲学都反映和代表着一定阶级的根本利益。哲学上的**斗争“归根到底表现着现代社会中敌对阶级的倾向和思想体系”。 列宁具体考察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和实践活动,认为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他们始终坚持了哲学的党性原则,总是旗帜鲜明地坚持和发展唯物主义,反对各种唯心主义派别,鄙视所谓的中间**,对于背弃唯物主义以及纵容唯心主义和信仰主义倾向的一切哲学流派,都进行了揭露和批判。马赫主义者吹嘘自己的哲学是一种超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上的“无党性”的哲学,其实这种所谓的无党性不过是向唯心主义和信仰主义阿谀奉承而已。俄国马赫主义者不承认哲学的党性,企图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条哲学基本路线的斗争,其结果只能陷入唯心主义,为资产阶级服务。 (二)关于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基本理论 由于马赫主义者集中攻击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列宁把实践和辩证法引入认识论,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三个重要结论,在与马赫主义的斗争中把反映论进一步推向前进,发展成为唯物辩证的能动反映论。 1.认识是人在实践基础上对外部世界的反映 坚持反映论,即承认外部世界及其在人脑中的反映,这是所有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原则。但是俄国马赫主义者切尔诺夫(ВикторMихайповичЧернов,1873~1952)却认为,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批判康德的“自在之物”,就是要否定“自在之物”的客观性和可知性。列宁批驳了俄国马赫主义者的这种歪曲,认为恩格斯对“自在之物”的批判,揭示了康德、休谟等人不可知论的实质。在批判马赫主义的基础上,列宁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第一个结论,指出:“物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在我们之外存在着的。”这表明,认识的对象是物质世界,具有客观性,意识、感觉不过是对外部世界的反映。为了同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区别开来,列宁进一步把实践引入认识论,认为实践是反映的基础。他写道:“对象、物、物体是在我们之外、不依赖于我们而存在着的,我们的感觉是外部世界的映象。这个结论是由一切人在生动的人类实践中作出来的,唯物主义自觉地把这个结论作为自己认识论的基础。”同时他又提出“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这就把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成为能动的反映论。 2.认识要透过现象把握本质 列宁分析指出,俄国马赫主义者切尔诺夫在“自在之物”问题上曲解恩格斯,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把恩格斯描绘成一个不可知论者。实际上,恩格斯早就明确指出,对康德和休谟不可知论驳斥的最彻底的就是实践。在此基础上,列宁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第二个结论,他写道:“在现象和自在之物之间决没有而且也不可能有任何原则的差别。差别仅仅存在于已经认识的东西和尚未认识的东西之间。”这一结论坚持了人的认识的能动性,认为物质世界是可知的,人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对于无限世代的人类来说,世界上决没有不可认识的东西,只有已被认识的东西和未被认识的东西之分;今天没有认识的东西,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明天可以被认识,“自在之物”可以转化为“为我之物”,从而实现从必然王国进人自由王国。这一结论从根本上把唯物主义反映论同不可知论区别开来了。 3.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 通过总结俄国马克思主义者与马赫主义者斗争的经验教训,列宁指出,要想彻底地批驳马赫主义,必须把辩证法引入认识论,实现认识论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第三个结论,他写道:“在认识论上和在科学的其他一切领域中一样,我们应该辩证地思考,也就是说,不要以为我们的认识是一成不变的,而要去分析怎样从不知到知,怎样从不完全的不确切的知到比较完全比较确切的知。”这一结论坚持了认识的辩证性,强调必须把辩证法运用于认识论之中,认为认识是一个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从不全面不确切不深刻到比较全面比较确切比较深刻的曲折前进的过程,这就划清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同旧唯物主义的机械反映论的界限。在书中,列宁还进一步运用辩证法探讨了物质、感觉、经验、因果性、必然性、自由和必然的关系等问题,形成了一个包括认识的泉源、对象、本质、内容、目的和检验标准等在内的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大致轮廓。 (三)关于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基本理论 真理问题是认识论中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同修正主义、马赫主义斗争的焦点问题。马赫主义者在真理观上散布了许多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的观点,对此,列宁依据恩格斯在《反杜林论》等著作中的有关论述,阐述了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等问题,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真理观。 1.批判唯心主义真理论,阐述真理的客观性 在真理问题上,马赫主义的一个基本立场就是认为“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并认为“马克思主义否定任何真理的绝对客观性”,不承认“有绝对意义的客观真理”。列宁分析指出,波格丹诺夫以真理形式的主观性为借口,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其结果是陷入了主观唯心主义。在唯物主义看来,真理就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的形式虽然是主观的,但其内容却是客观的。所谓客观真理或真理的客观性是指在人的表象中有“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不依赖于人类的内容”。所以对于唯物主义者来说,承认客观真理是最为要紧的,“认为我们的感觉是外部世界的映象;承认客观真理;坚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这都是一回事。”[3] 2.批判相对主义真理论,阐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在否定真理的客观性之后,马赫主义者进一步从相对主义出发,否定真理的绝对性,认为“一切都是相对的”。为了批驳波格丹诺夫等人的错误观点,列宁引证了恩格斯的有关论述,从四个方面阐述了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承认客观真理就是承认绝对真理。列宁首先阐明了客观真理和绝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在他看来,“当一个唯物主义者,就要承认感官给我们揭示的客观真理。承认客观的即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真理,也就是这样或那样地承认绝对真理。”所谓绝对真理或真理的绝对性,它主要指的是真理的客观实在性,指的是“真理的存在是无条件的,我们向这个真理的接近也是无条件的”。 绝对真理是由相对真理构成的。列宁认为,所谓相对真理或真理的相对性,指的是“我们的知识向客观的、绝对的真理接近的界限是受历史条件制约的”,因此,任何一种真理性认识都有它的局限性。但是,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又构成了绝对真理。不仅如此,真理尽管有相对性,其中却含有绝对的成分。真理是一个从相对走向绝对的过程,“绝对真理是由相对真理构成的。”[4] 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列宁指出,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对立统一的。我们的认识向绝对真理的接近无疑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但是就人类认识的本性而言,认识向绝对真理的接近则是无条件的。相对真理中包含有绝对真理,绝对真理存在于相对真理之中,二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区分是既确定又不确定的。列宁认为,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区分一方面是确定的,绝对真理也即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所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其存在是无条件的;而相对真理也即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具体性、条件性和有限性。明确二者之间的区别就可以同唯心主义和相对主义划清界限。另一方面,二者的区分又是不确定的,是相对的,相对真理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绝对真理又是由相对真理构成的。我们不能把已经获得的真理性认识绝对化,变成凝固的教条。如果只承认真理的绝对性而否认真理的相对性,看不到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就会把一切都看成是绝对的,陷入教条主义和独断论。 总之,列宁认为,在真理问题上必须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正确认识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相互关系,反对唯心主义和相对主义。 (四)关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理论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核心观点。围绕实践和认识的相互关系、实践在认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实践标准等问题,马赫主义提出了一系列错误观点。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列宁批判了马赫主义在实践问题上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观点,坚持认为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创造性地提出了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具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思想。 1.马克思主义和马赫主义坚持两种根本对立的实践观 马赫主义在实践观上有两个基本观点,第一,认为实践是一回事,认识又是另一回事,把实践排除在认识之外。马赫举例说:有人做了梦和相信鬼神,又有人研究人为什么会做梦,为什么会相信鬼神。对于这二者,看来都是事实,两者都是真理。因为“就连最荒唐的梦也是一个事实,它同任何其他事实比较起来并不逊色”。马赫思想的实质是主张:在实践中分清错误和事实是有必要的,否则实践就失去了任何的确定性;但是这种区分在理论上没有任何意义,因为认识都把它们看作是一种研究现象。第二,认为真理“是生物学上有用的心理体验”,“只有成功才能把认识和谬误区别开来”。 针对马赫主义的第一个观点,列宁分析指出,在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问题上,马赫主义犯了诡辩论的错误。有些人相信鬼神,这的确是事实,而且科学也研究人们为什么相信鬼神的原因和心理状态。但是有人相信鬼神的存在不等于鬼神是真实的存在。马赫把事实的存在和对事实的真假判断混淆起来了,企图以真理和谬误都是事实来掩盖真理和谬误在认识论上的区别,这完全是一种偷换概念的诡辩。 针对马赫主义的第二个观点,列宁分析指出,在表面上,马赫的思想似乎接近马克思的一些思想,他们都强调成功对人类的作用。但是,在实质上,二人有根本性的区别。在马克思看来,人类实践的成功证明着我们的认识同我们所感知的事物的客观本性相符合。而在马赫看来,成功是我在实践中所需要的一切,而实践是可以同认识论分开来考察的。只要有用,不管它是否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都是一种真理性认识。很显然,这是一种露骨的实用主义真理观。这就表明,马克思主义和马赫主义坚持两种根本不同的实践观。 2.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把实践引入认识论,认为实践是人们自觉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实现主观对客观的正确反映,也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才能逐渐深化,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和丰富。通过实践,人们不仅可以认识客观世界,而且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所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整个活生生的人类实践是深入到认识论本身之中的,它提供真理的客观标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列宁说,“如果把实践标准作为认识论的基础,那么我们就必然得出唯物主义”[5],就可以彻底驳倒一切哲学怪论并彻底贯彻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路线。 3.实践标准具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列宁分析指出,实践是一个不断发展着的过程,它作为检验真理的客观标准,是绝对和相对、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一方面,实践作为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它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经过实践检验,凡是与客观实际相符合的认识,就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而任何被实践证明与客观实际不相符合的观点,不管说得多么头头是道,都只是谬误。所以,实践作为区别真理和谬误的唯一标准,是确定不移的、绝对的;另一方面,实践又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里不要忘记:实践标准实质上决不能完全地证实或驳倒人类的任何表象。”就是说,实践在其发展的每一具体历史阶段上因历史条件的限制总是有局限性的,它不可能立即完全地证实或推翻任何一种观念。即使已为实践所证实的理论,它和客观实际的符合也只具有近似的性质。我们不能期望经过一次实践就可以肯定性地或否定性地判别一种认识的正确与否,而必须要经过长期的多次的实践的反复检验,在不断发展的实践中检验认识的真理性,不能把实践标准绝对化。在这个意义上,实践标准又是相对的和不确定的。正确地理解和掌握实践标准的这种辩证性质,在实际生活中有重要意义。这个标准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让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 4.理论能够而且必须指导实践 列宁指出,无产阶级在艰巨的革命斗争中,必须高度重视理论的作用。马克思的理论是为社会的伟大实践所证实了的正确的理论,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唯物主义观点的科学的道路是走向这种真理的唯一的道路”。[6]实践证明,“沿着马克思的理论的道路前进,我们将愈来愈接近客观真理(但决不会穷尽它);而沿着任何其他的道路前进,除了混乱和谬误之外,我们什么也得不到。” (五)关于自由和必然相互关系的理论 认识论中的自由和必然的关系问题,实质就是人的自觉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问题。在这个问题上,马赫主义者反对唯物主义的决定论,否认客观规律对人的认识的制约性,认为“世界就是意志”。为了批判马赫主义在自由和必然关系问题上的主观唯心主义,列宁详细分析和具体发挥了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关于自由和必然相互关系的理论。 第一,指出恩格斯始终坚持规律的客观性,承认客观必然性的独立存在。“恩格斯在他的论述中一开始就承认自然规律、外部自然界的规律、自然界的必然性”[7],这是分析自由与必然相互关系问题的前提和基础。而马赫主义等唯心主义或者否认存在任何必然性和规律性,或者只承认思维的、逻辑的必然性和规律性,否认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客观必然性。 第二,认为恩格斯从哲学基本问题的高度理解和把握了自由与必然的相互关系。在恩格斯看来,“自然界的必然性是第一性的,而人的意志和意识是第二性的。后者不可避免地、必然地要适应前者”;[8]只有正确解决了自由和必然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的问题,才能对二者的相互关系做出科学解释。从这里可以看到,在自由和必然的关系问题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 第三,指出恩格斯既不怀疑有“盲目的必然性”,又肯定了“盲目的必然性”必然要转化为“为我的必然性”,这就充分断定了物质世界的可知性。“每一个个别人的意识的发展和全人类的集体知识的发展在每一步上都向我们表明:尚未被认识的‘自在之物’在转化为已被认识的‘为我之物’,盲目的、尚未被认识的必然性、‘自在的必然性’在转化为已被认识的‘为我的必然性’。”这就是唯物主义的可知论的观点,即“认为这个世界和这些规律对人来说是完全可以认识的”。[9] 第四,认为恩格斯强调了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的极端重要性。辩证唯物主义承认实践对认识的巨大作用,认为必须要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飞跃。人类不能是盲目的必然性的奴隶,必须要实现从必然到自由、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把认识付诸于实践以改造世界,这样,我们才能成为自然界的主人,获得越来越大的和越来越充分的自由。 最后,列宁总结指出,恩格斯对自由和必然相互关系问题的论述,“每一步、几乎每一句话、每一个论点,都完全是而且纯粹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上的”。[10]恩格斯始终坚持从哲学基本路线的高度认识和分析问题,注意唯物辩证地处理自由和必然的关系问题,这是每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应该继承和掌握的基本立场和科学方法。 (六)关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的基本理论 在历史观领域,马赫主义者提出了一系列庸俗社会学的观点,认为可以把经验批判主义的认识论和唯物史观结合起来,以“修正”和“补充”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列宁分析批判了马赫主义的庸俗社会学理论,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统一的理论。 俄国马赫主义者波格丹诺夫不满意马克思在《〈zhengzhi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历史唯物主义所作的精辟概述,指责它是不能使人满意的“旧公式”,认为人这种生物是借助于意识结合起来的,没有意识就没有交往,因此社会生活都是意识的生活。在他们看来,“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按这两个词的确切含义来说,是等同的”。列宁分析指出,这种观点不过是马赫主义关于“感性表象也就是存在于我们之外的现实”的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在历史观领域的翻版而已。事实上,“一般唯物主义认为客观真实的存在(物质)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感觉、经验等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不依赖于人类的社会意识。在这两种场合下,意识都不过是存在的反映”。因此,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辩证统一的,二者统一的基础就在于都承认意识是对存在的反映。波格丹诺夫看不到或根本否认二者之间的这种内在联系,在历史观上抛弃了意识是对存在的反映的原则,这就从根本上违背了历史唯物主义。 列宁进一步分析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那里产生的,在当时条件下,他们特别注意的不是去重复一般唯物主义所早已解决的问题,而是强调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结合,是把唯物主义应用于历史。“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著作中特别强调的是辩证唯物主义,而不是辩证唯物主义,特别坚持的是历史唯物主义,而不是历史唯物主义。”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哲学家开始专门从事认识论的研究,力图保护和恢复下半截即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而对历史哲学研究较少。俄国马赫主义者不懂得变化了的具体情况,不懂得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在坚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他们在下半截接受了混乱的唯心主义,即马赫主义,在上半截,即历史观领域接受或者背诵了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和历史理论,并力图用下半截的唯心认识论来“补充”和“发展”上半截的历史观,认为二者是可以相容的,因此这只能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歪曲。为了坚持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和历史理论,就必须坚持它的哲学唯物主义基础,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哲学认识路线。列宁总结说:“在这个由一整块钢铁铸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决不可去掉任何一个基本前提,任何一个重要部分,不然就会离开客观真理,就会落入资产阶级反动谬论的怀抱。” 三、当代启示 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列宁对马赫主义的主观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分析批判,以及所揭示的关于认识论的唯物主义前提、两条认识路线的根本对立、真理观、实践观、自由和必然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以及哲学的党性原则等理论,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它启示我们: (一)自觉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唯物主义立场 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列宁在所有重大问题上都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强调必须确立认识的客观性原则,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反对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始终捍卫了哲学的党性原则。列宁的这一重要论述,在理论上揭示了唯物主义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在统一性,阐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在实践中要求我们无论何时何地务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反对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力戒空谈和长官意志。要大力倡导调查研究的风气,深入群众,深入实践,清醒地认识和准确地把握我们所面对的新任务、新矛盾、新问题,突出问题意识,善于立足全局抓重点,照顾一般抓具体,防止直线性、片面性,创造性地解决发展起来以后所面临的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 (二)始终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不断开展创新实践 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列宁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把实践引入认识论,认为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同时,他又把辩证法引入认识论,创造性地提出了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相统一的观点,强调既不能因为不确定性而否认实践的检验作用,也不能因为确定性而把认识变成绝对。在理论上,他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把唯物主义反映论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使其发展成为能动地反映论。在具体实践中,这一理论要求我们,要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拓宽实践的范围,从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实践出发,反对本位主义;要从不断发展的实践出发,反对固步自封,特别注意在长期的、反复的实践中探索复杂性,开辟认识的新途径,追求认识的新境界;要在全部实践中检验我们原有的认识,克服盲目崇拜的陋习,消除几千年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崇拜圣人、崇拜大人、崇拜本本、崇拜古人的传统;特别要开展创新实践,克服就大不就小、讲原则不讲具体、说方针不关心操作的缺陷,不断探索经济、zhengzhi、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的新规律、新途径、新方法,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历史进程。 (三)坚持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列宁坚持了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统一的观点,强调既不能借口真理的相对性取消真理的绝对性,否则就会陷入唯心主义;也不能借口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否则就会陷入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窒息真理发展的空间。这就告诉我们,必须要从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统一的高度,正确认识真理,科学理解和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在科学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zhengzhi和文化关系的基础上,揭示了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它是科学的真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又是在人类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并在人类实践的不断前进中实现自己的不断发展的,其中一些个别结论因为历史条件的变化,不可避免地会逐渐丧失其真理性。这就需要我们根据新的实践发展和实践需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马克思主义,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而不能把它变成僵死不变的教条和裁判历史或现实的现成公式。 *** [1]①《列宁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29页。 [2]①《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1、43、47页。 [3]①《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1—82、89—90页。 [4]②《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4页。 [5]①《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2、100页。 [6]①《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3页。 [7]②《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1页。 [8]③《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1页。 [9]①《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2页。 [10]②《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3页。

扫码加关注,看书不迷路

最新小说更多>

大国大时代

大国大时代

阅读
良田喜事:腹黑夫君美如花

良田喜事:腹黑夫君美如花

阅读
蜜宠新婚

蜜宠新婚

阅读
首席前夫请自重

首席前夫请自重

阅读
王爷,你可别过来

王爷,你可别过来

阅读
婚令如山:总裁请节制

婚令如山:总裁请节制

阅读
恶毒女配:废材嫡女要逆天!

恶毒女配:废材嫡女要逆天!

阅读
奇门医圣

奇门医圣

阅读
若爱能重来一次

若爱能重来一次

阅读
校花的仙尊保镖

校花的仙尊保镖

阅读


本站所收录所有玄幻小说、言情小说、都市小说及其他各类小说作品、小说资讯均属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点地图